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

资料搜索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93|回复: 0

无所住而生其心(第二十七集)

[复制链接]

10万

主题

10万

帖子

33万

积分

积分
338239
发表于 2024-3-19 15:07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无所住而生其心(第二十七集)

无所住而生其心

为什么法师以身示表?他给别人带来的是庄严,他到哪里,别人就会讲话轻一点,就会显示出自己的庄严相,就不会在法师面前乱讲笑话,这就是一种感染力。情绪的感染力有时候会增强。怎么增强的?很多高僧大德的演说,他们也是用真实的感情才能感染别人。很多高僧大德的演说为什么能够说得好?并不是靠一种技巧,而是靠内心那种实在的情感——他着急,他希望大家都学佛,他知道佛法好,念经能够让别人改变,这种真能量和正能量都能够感染别人。当我们真正遇到难过的事情的时候,怕身边的人担心或是出于其他的顾虑,那时我们不会用真诚的心,“哎呀,我家里的事情不要给他知道,知道很难为情的”,会假装很开心,“没有啊,很好啊”。你这种虚假的情绪就不会传染给别人,因为别人知道,别人不会因为你说几句话就相信你,你就不能把正能量传达给他。

师父让你们度人的时候,跟别人说真话,用自己内心真实的体会去感染别人,传达自己对佛真心的感恩。有的人虚情假意,并不会让对方感到真正的愉悦和开心,不可能的。你跟他讲假话,“哎呀,你真好,我一看你,越活越年轻,你怎么这么年轻”,他知道“我不年轻了,不是说我年轻我就年轻的”,因为你说的是假话,不能感染他;只有真话,有些人讲话,“你看看我们都老了,你也老了,我也老了,但是我们的精神很好,我们学佛啊”,你看,感染力来了吧?除非你自己发自内心真正地开心和欢喜,否则对于激活他人的情绪毫无意义。你看很多演说家在演说的时候讲了半天,别人打瞌睡,为什么?他讲的都是自己要讲的,而不是别人要听的。

一个好的度人的人,大慈大悲、能够弘扬佛法的人,他讲的不是自己,他讲的是别人的心声,因为他心中装满了众生,而不是充满着自私心,“我要把这件事情推销出去,我要把这件事情说明白”,而是想到别人会有什么想法,众生希望得到什么,他才说什么,这样才能激活别人的情绪。所以从心理学上讲,如果你确实遇到了烦恼的事情,还不如直接将负面的感情说清楚,就直接跟别人讲“我今天碰到烦恼了,我很不开心”,别人还能帮助你;如果你强颜欢笑,表面笑嘻嘻的,其实心中很苦,还要跟别人、跟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“我真的很好,虽然这件事情发生了,其实我也很想得开,我……”,你所说的话,让人临时感受的那种虚假的欢乐,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一点快乐。

师父告诉你们,学佛人有时候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和体会别人,你会获得无上的智慧。多行善,你一定会有智慧的。师父叫大家多行善,福报自然增加。你的福怎么来的?福气怎么会在你身上的?因为你多行善。你帮助别人,你能吃什么亏?你多做一点事情,你会损失什么?你得到的是福报。行善再加上修戒定慧,就拥有了福的种子。很多人的福气怎么来的?一个是行善,一个是能够守戒,而且能够定得下来,碰到事情有智慧,你福的种子就种了下去。记住了,种下去福的种子,很快就会增长出来。

大家知道什么叫定业?算命给你算出来的就叫定业——定数。我们的定业很难灭掉,我们在人间很多都是劫数、定业。虽然我们有时候定业很大,但是菩萨告诉我们,就算有定业,该你死、该你生病、该你倒霉,你照样可以转换,因为学佛的人有了善念,有了善根,我们种下了无量福的种子,我们会转恶为善,转识成智。多修十善业,多忏悔,可以转换定业。一个人就算有业,你也可以转换,不要害怕。就像一个人,就算生病了,好好地配合治疗,也会好的。行善事,自己经常要想“我要生起善心”。你想转运吗?请你生起你的善心,请你生起你的慈悲心,不要去想得太多,众善奉行,多帮助别人,菩萨都看得见的。人间杂念不要去想得太多,有些人帮别人的时候经常想自己“会不会他的业障到我的身上?会不会我帮他背?”你要救人,你就好好地付出,菩萨会帮助你。你发菩提心,菩萨会更慈悲地加持你。行善也是要用智慧的,很多人一辈子行善,最后成为一个大善人,他并不能成为菩萨,并没有功德,因为他没有加上他的智慧。

我们做人也好,学佛也好,第一,要行善,第二,要有念经行愿的愿力,否则会伤及自己。救人要能够让自己生出慈悲心,生出慈悲心之后,菩提心也会自然生出。很多人问师父,菩提心和慈悲心有什么区别?你们告诉师父,有区别吗?一定有。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,一个人要有菩提心,必须要有慈悲心。你不慈悲,哪能发起菩提心呢?有慈悲心,要度众生,只有成佛才能有能力去度众生,所以当下你要发起成佛成道的决心,就要先拥有菩提心。所以大乘佛法把菩提心作为动力,才会修戒定慧,六度万行,最终修成圆满的佛果。在你修成佛的这条路上充满着菩提心,因为没有菩提心的愿力,没有大慈大悲心的基础,没有悲愍一切众生的愿力,你是修不出菩提心的。我们经常说广发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么?它有两大要素:一个是悲,还有一个是智慧。菩提心是大慈大悲大乘佛法的根本。

师父跟大家简单地讲一讲,慈悲和智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,才能拥有菩提心。为利益众生而成佛,这句话就包含了慈悲。如果一个人不能利益众生,他就没有慈悲心和智慧两层含义。所以我们成佛的目的一定要清楚,我们是为了利益众生,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成佛,我们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安乐,为别人想就叫慈悲。如果我们离开了众生,我们就丢舍了悲心,我们就等于舍去了佛果,就是没有智慧。利益众生就是要想到,我拥有慈悲和智慧去救度一切众生,让众生离苦得乐。拥有菩提心和慈悲心,我才能得到佛果,才能学会布施、持戒、安忍。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,修心要学会修实修,实修就是道场。

证悟空性就是我们非常珍贵的无上菩提心。为什么学佛人经常说要证得无上菩提心?其实《金刚经》说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这个境界就是菩提心。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利益,都没有想法,不为什么而去做,就是一种慈悲心——无缘大慈的慈悲心。无所住与慈悲结合的境界,那就是菩提心。《金刚经》中讲到这一点,就是让我们懂得,要学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要学菩提心。如果我们只能无所住而没有慈悲心,那你可能就是学的小乘的独觉士;如果你只有慈悲心而不能无所住,那你就是世俗的有为法。所以学佛人要懂得,有目的地去求,有目的地去做,就会跟慈悲离得比较远。要无所住心,要无缘大慈,要为了众生而能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,包括自己的一切,这样才有真正的慈悲心,才能成就心中的菩提心。

师父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,我们学佛做人多行善,福报自然就增加得快,所以做善事也是最重要的,要欢喜地去做。很多人做善事,一般都是“哎呀,我要做点功德了”,要非常欢喜——我今天拖地板拖得非常开心;我今天念经念得非常法喜;我今天听课,觉得无上的菩提心在心中,因为我学了更多,我可以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。只要你把这个思维——大乘佛法这种慈悲心的思维展开了,展开得多高多远,那你就是无量无边,就拥有了无量无边的功德。

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功德,一个善事可以成为一个功德,同样,一个人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,它也会变成福德。这就是你的境界用有所住心去做还是无所住心去做,这就是我们人心一个最根本的基础。希望大家的菩提心自然地生出,不为功德去做,懂得放下,做了就放下,不去斤斤计较人间的烦恼,体悟人生无我的境界,这就是你学佛的基础。

【师父看图腾 知晓前世今生】
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【新加坡心灵法门共修会 十周年分享会花絮】
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App下载地址

安卓点击下载:


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
   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


更多推荐





上一篇:报应如影随形(第二十八集)
下一篇:调控情绪的传染(第二十六集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首页|网站大全|手机版|资料搜索库

GMT+8, 2025-1-24 06:50 , Processed in 0.29316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